2010年前后,在福建省武警的一支反恐中队里,有一位瘦弱但深受战士们喜爱的中队长——蔡扶欣。他出生于1982年,和队里的战士们年纪相差不大,平时为人谦和,毫无架子。可一旦进入训练场卢深策略,蔡扶欣就变得严厉起来。很多曾经在中队服役的退伍战士都记得,每次实战训练时,蔡扶欣总是亲自上场做示范。如果有战士偷懒,他会毫不客气地给对方一脚,让他们记住教训。他因喜欢打拳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“拳王”,并且因为真诚待人,帮助新兵解决困难,口碑非常好。
但蔡扶欣有个小毛病,那就是喜欢吃烧烤,这给中队的炊事员带来了不少麻烦。每当晚上想吃烧烤时,大家就得提前去后勤班生火、布置场地,虽然经常烤出来的东西不熟,甚至有战士因为吃了不熟的食物而拉肚子,但大家都愿意陪着他,毕竟老蔡喜欢吃,大家也就只能随他一起折腾。
蔡扶欣自己也曾回忆过,他之所以选择当兵,源于小时候看武侠片,憧憬着将来能成为一个行侠仗义的英雄。入伍后,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训练表现,20岁时就被调到福建武警总队新成立的反恐作战排,很快升任班长。
展开剩余77%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复杂化,2001年的“9·11”事件让中国人开始真正认识到“恐怖主义”的威胁。福建作为改革开放的沿海省份,不仅经济迅速发展,也面临着更大的反恐压力。一方面,大量港商、台商进入福建投资办厂,推动了经济增长;另一方面,一些犯罪分子也看中了这些商人富裕的财富,展开了敲诈勒索等恶性犯罪。
2002年2月9日,春节前夕,蔡扶欣所在的反恐作战排接到了一次紧急出动的命令。一名姓李的歹徒携带炸药,闯入了当地一名港商的工厂办公楼,并威胁要引爆炸药,勒索25万元。幸好当时工厂大部分员工已经回家,歹徒只劫持了几名员工为人质。但这场劫持事件却变得更加复杂,当歹徒看到港商年迈的岳母试图阻拦时,竟然将汽油泼向老人并点燃打火机,导致老人手部和脸部被严重烧伤,情况极为危险。
蔡扶欣和战友们赶往现场时,听到对讲机中传来歹徒携带炸药的消息,大家顿时紧张起来,因为炸药的威力远远超过普通冷兵器,一旦爆炸,后果不堪设想。经过了解,歹徒身上绑的竟然是5公斤硝铵炸药,这种炸药的威力堪比4枚76mm炮弹的爆炸。
当蔡扶欣他们到达现场时,已经是傍晚时分。他们悄悄进入楼内,逐层搜索,渐渐接近歹徒所在的位置。楼内一片漆黑,歹徒关掉了灯光并将人质锁在房间里,给搜捕行动带来了巨大困难。蔡扶欣等人没有穿防弹衣,因为它过于沉重,影响了行动的灵活性。虽然他们的安全面临着巨大威胁,但每个人都知道,任务已没有退路,必须完成。
经过几个小时的僵持,歹徒依然没有放人,外面已是焦急万分。这时,蔡扶欣发现歹徒打开了办公室门的一条缝,似乎在窥视外面的情况。蔡扶欣心头一动,立刻决定采取行动。他猛地一脚踹开门,冲进办公室,与歹徒发生了剧烈的搏斗。
尽管歹徒手持马刀,蔡扶欣还是成功将他扑倒在地,可由于没有完全控制住歹徒,歹徒居然气急败坏地用打火机点燃了身上的炸药。蔡扶欣看到那一闪而过的火光时,几乎是下意识地冲了过去。就在这时,他作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:他咬住导火索,用力一扯,将其从炸药上拔了下来。就在这一刻,蔡扶欣和战友们终于制服了歹徒,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惨剧。
由于在这次处置暴恐事件中的突出表现,蔡扶欣被授予一等功,2004年还被评为“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”,并逐步晋升为副团级干部。虽然荣誉纷至沓来,蔡扶欣却始终不为所动。他常常告诉战友们:“我就是一个当兵的,非得做干部干嘛,整天不自在。”最终,他选择了退伍,回到家乡过上了平凡的生活。
如今,蔡扶欣的名字可能不再常见,但他那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和担当,依然深深烙印在每一位了解他的人心中。他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英雄,平时默默无闻,但一旦需要,他总是会出现在最危险的时刻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