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军陆海空三军中,海军和空军的成立时间最晚。刚开始时,两支部队力量薄弱,实战经验不足。但从一开始,他们就展现出一种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的精神。许多战士在首次作战时敢打敢拼,往往以少敌多,以弱胜强普惠配资,还能取得出乎意料的战果。
抗美援朝战场上,就有这样的例子。空4师10团28大队长李汉生,曾单枪匹马从万米高空杀入美军机群,击落一架F84战机,并全身而退。这种以少胜多的精神,同样在人民海军的首战——万山群岛战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其中,“解放号”炮艇的英勇表现至今仍令人动容。
1950年5月,虽然海南岛已解放,但国民党残余部队仍据守万山群岛。这里是华南沿海的重要水道,也是台湾与海南之间的交通中转站普惠配资,战略意义极其重大。要彻底掌控南海,我军必须拔掉这颗“钉子”。
展开剩余70%当时,人民海军刚成立一年,底子十分薄弱。全军只有5艘缴获的小炮艇和一艘改装的“桂山号”登陆舰,以及一些登陆艇和运输船。相比之下,敌军第三舰队拥有驱逐舰“太和号”、多艘扫雷艇和数十艘炮艇,实力悬殊极大。
5月20日凌晨,我军决定发动突袭。指挥官是“桂山号”上的郭庆龙和“解放号”上的林文虎。然而,在行动途中,由于经验不足,“解放号”不慎脱离编队,孤身驶向敌军军港。拂晓时分,林文虎发现前方竟是整支敌舰队。此刻,他毫不退缩,果断下令:“没有退路,只能前进!”
随即,“解放号”率先开火,措手不及的敌舰群顿时大乱,船只互相碰撞逃窜,连旗舰“太和号”也被击伤。小小炮艇在舰群间穿梭自如,打得敌人乱成一锅粥。短短时间里,“解放号”便击伤多艘舰艇,击毙数十敌军,将敌方指挥官齐志鸿重创,使其失去战斗力。
然而,敌人反应过来后,集结二十多艘战舰和岸炮火力,对“解放号”展开疯狂围攻。炮艇瞬间陷入弹雨之中,船体被打穿数十个洞。林文虎镇定指挥,带领全艇奋勇还击。即便火力点被摧毁,艇员们依旧用血肉支撑战斗。炮手张和鸣受伤后,硬是用肩膀扛起机炮射击,直到因后坐力昏倒。最终,林文虎不幸中弹牺牲,但“解放号”仍顽强突围,靠着艇长梁魁庭的操作成功杀出重围。
虽然当天我军未能完全夺岛,但已重创敌舰,沉击其炮艇,重伤旗舰。随后几天,我军改变战术,将大口径火炮直接装上运输船,配合登陆作战。在连续多次攻击后,陆海炮火合围,将敌军舰艇接连击沉。最终,蒋军第三舰队损失惨重,被迫撤退。至8月4日,我军彻底收复万山群岛。
整场战役,我军歼敌700余人,击沉击伤舰艇十余艘,解放岛屿40多个。这是人民海军的首次大规模战役,也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。“解放号”孤舰冲阵的壮举,更成为人民海军战史上的永恒传奇。
这场首战虽然艰苦,却充分展现了人民海军不畏强敌、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普惠配资,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